高齡83歲的作家黃春明,罹癌後領悟──
即便對生死豁達,也必須好好「服老」。
當身體再也追不上靈魂,生活範圍限縮為一個單點,
他給自己立下微小卻現實的目標:「不要成為家庭包袱」。
不管哪一個世代都不能再期待「被照顧」,
追求身體與心靈的雙重獨立的時代,已經來臨。
詳細書訊
對於「老」這件事,八十三歲的作家黃春明,有著很深的體會。
二○一四年發現自己罹患淋巴癌,他看得很開,「人就是人,該死時就應該死了,我把現在的生命叫作人工壽命,」黃春明說,「如果不去拿藥,就死掉了。」
即使對生死豁達,卻仍必須面對老化。黃春明形容過去的自己是「肉體跑給靈魂追」,有好幾年的時間,雖然住在台北,一週卻有幾天喜歡一個人開車,沿著蘇花公路,從台北一路開往宜蘭、花蓮、台東授課演講。
常常一覺醒來,有種「不知身在何處」的茫然。
但罹癌後,肉體快速老化,他幾乎辭卻了所有邀約。現在的他仍每週到宜蘭一天,因為他創辦的黃大魚兒童劇團、《九彎十八拐》雜誌,以及吉祥巷工作室,還有很多的工作讓他「放不下」。
「我現在有病,回去宜蘭要一個人住,生活比較不方便,」他解釋著。一旁是太太林美音。
他的生活空間,也從全台到處為家,逐漸限縮到單點。
從中壯年走入老年後,黃春明清楚地知道,新的獨立時代已經來臨。過去身為父母教導小孩要獨立,如今老了,也面臨「獨立」的必要。
別成為家庭包袱
老後好不好命,關鍵在自己
本期目錄
【封面故事】
長照2.0 活出「不靠兒女」的人生
新獨立時代
高齡83歲的作家黃春明,罹癌後領悟──
即便對生死豁達,也必須好好「服老」。
當身體再也追不上靈魂,生活範圍限縮為一個單點,
他給自己立下微小卻現實的目標:「不要成為家庭包袱」。
不管哪一個世代都不能再期待「被照顧」,
追求身體與心靈的雙重獨立的時代,已經來臨。
文.林倖妃
《雙城記》
城市的老後 台北──讓長輩不寂寞、活得久 林倖妃
偏鄉的老後 雲林──讓空巢父母重拾自立能力 林倖妃
《醫療篇》
你不方便來,就換我們走進去 醫療革命在你家 林怡廷
借助部落力量,讓整合變可能 日本在宅醫療 生根台東 林怡廷
《企業篇》
全自費居家服務 中化銀髮 以價格提升專業 劉光瑩
銀髮住宅+智慧照護 福樂多 讓獨居長輩也安心 劉光瑩
給員工喘息服務 合庫人壽 做家庭照顧者的後盾 劉光瑩
《個人篇》
老後生活的多元樣貌 預約優雅的老後 林怡廷
年輕要打算,老後要更好 長照險該怎麼買? 盧沛樺
-----------------------------------
【時事】
美國知名女星 安海瑟威 為了解放女性,我們也要解放男性 吳怡靜
數據看天下 全球人才評比亞洲第四,台灣勝日韓 陳竫詒
從電信業重返半導體 蔡明介分權蔡力行 共治聯發科 嚴珮華
-----------------------------------
【企業】
創業老將做數位宅妝 用VR、AR看房讓馬雲也買單 彭子珊
-----------------------------------
【財經】
數據看天下 「房市寒冬」 又是台北觀點嗎? 林佳賢
-----------------------------------
【人物】
全球最大工程公司亞太區總裁 喬全生
台中草悟道催生者 以雲門精神蓋建築 黃亦筠
獨行的直播達人 台灣首位世界球后 戴資穎是怎麼練成的? 盧沛樺
-----------------------------------
【政治社會】
專訪 科技部部長 陳良基 讓資源進入學界,才有創新 程晏鈴
借鏡八仙塵爆經驗 創下最低三%死亡率 台灣燒傷醫療躍上國際 嚴珮華
社會迴響 立法院砲火與海邊小學的慢魚課 編輯部
-----------------------------------
【管理】
明日之星在哪裡 釣魚打獵海底撈 找出隱形領導人 吳怡靜
----------------------------------
【國際兩岸】
香港第一位女特首上台 作家平路:最安全的人,最不得民心 平路
香港知名政論家 劉細良香港政治靈童能修補社會撕裂? 劉細良
世界的香港,還是中國的香港?難解的中國結 香港新特首的挑戰 辜樹仁
-----------------------------------
【經濟學人】
當自由貿易遇上美國優先
美韓FTA,川普不開心?
60歲的歐盟如何自救?
市值暴漲 亞馬遜無人能擋
小池百合子 向自家人宣戰
全球經濟關鍵數字
-----------------------------------
【OFF】
到哪裡吃飯 屏東部落的職人料理
遺落的南國仙境 原住民法式精緻燒烤 周敏
風格與時尚 Rimowa、萬寶龍、豪雅錶都變了! 商務人士的科技新寵 周敏
看什麼玩藝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昨日的叛逆,今日的經典 司徒嘉慧 劉光瑩
-----------------------------------
【專欄】
別讓台灣成為 恐懼之島 南方朔
退休不悲觀 人生六五才開始 洪蘭
北韓核武困局 如何破解? 朱雲漢
公益與生意並重 善行的生財之道 莊淑芬
看長不看短 讓亞馬遜賺更多 林之晨
雙向互動 讓讀者黏著你 黃哲斌
殘而不廢?請看見他的專業 余秀芷
好書搶先讀《騰訊傳》 讀騰訊生命史 看透中國網路產業 陳顥仁
-----------------------------------
【編者的話】
活出不靠子女的獨立時代 吳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