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道斷之死系列二,《臺北城裡妖魔跋扈》續作颯爽登場!
深刻表達臺灣殖民與後殖民處境的奇幻推理小說!
詳細書訊
(殖民知識=權力) (幻想的武器) (現代理性,文化回歸)
帝國大學 × 天降赤雨 × 奇幻與推理的合奏
言語道斷之死系列二,《臺北城裡妖魔跋扈》續作颯爽登場!
深刻表達臺灣殖民與後殖民處境的奇幻推理小說!
鋼鐵牢籠般的臺北結界暫露光明,你願踏出自己構築的瘋狂,
追問我是誰,愛是什麼,我欲往何處嗎?
「觀世不動有時感到生氣,也正是因為覺得自己在一個可笑的通俗劇中。這個世界本來是傳奇大長篇,但在言語道斷大人被殺的瞬間,就變成了喜劇、鬧劇,而且一去不返。真奇怪,主角一死,登場角色便忘了自己的身分,一個個做出違反角色邏輯的事,本島神明也是,日本妖怪也是。」
在殖民隱喻大妖怪言語道斷死後,橫行跋扈於臺北城的殺人鬼「K」並未停下腳步,甚至張揚地發出殺人預告,說要在臺北帝國大學開學紀念式上殺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全臺北的神異蠢蠢欲動,為開學紀念式帶來不祥的風雨;但他們不知道,這場對決的最大變數,竟繫在三個年輕人類身上。
殺人鬼「K」的被害人愛新覺羅溥儲留下了重大秘密,只有他女兒毓峍知道父親被害的真相,於是她帶著這個秘密登上了復仇的舞臺;有著雙重身分的青年作家子子子子未壹被怪夢纏身,但一場偶然符合現實的預知夢,將他推入無法抗拒的潮流;地質學第三講座的研究員,尋找著失落的神秘隕石……到底「K」與這一切有何關係?不公平的推理劇、神魔亂舞的復仇劇,就在臺北帝國大學這個舞臺上疾風迅雷般展開──
「這就是言語道斷退場前最後的任性。」
【作者簡介】
新日嵯峨子
可說為麤,不可說為妙,不可說亦不可說,是妙亦妙。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以「城市還魂」為理念,出版原創刊物、設計實境遊戲,以交錯的虛實擾動環境,希望能以文史為城市、社群喚起新的意義。工作室的創作多半以「臺北地方異聞」這個世界觀為主,該世界觀是以瀟湘神為原案延伸出的集體創作,凡採用此世界觀的創作,皆可以「新日嵯峨子」之名發表。
官方網站:taipei-legend.blogspot.tw/
瀟湘神
臺大哲學研究所東方組碩士,專長為儒學。興趣是腦科學、民俗學,新的興趣是城市發展史。同時也是實境遊戲設計師,規劃了〈金魅殺人魔術〉、〈西門町的四月笨蛋〉等遊戲。曾得過臺大文學獎、角川輕小說獎、金車奇幻小說獎等獎項。
【繪者簡介】
青Ching
www.facebook.com/ching0111/
媒體推薦
巴代 卑南族小說人
朱宥勳 作家
何敬堯 小說家,《幻之港》作者
臥斧 文字工作者
張季雅 漫畫家
陳又津 《少女忽必烈》作者
康旻杰 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莊佳穎 師大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許赫 淡水心波力幸福書房攪和總監
鄭順聰 作家
蘇碩斌 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目錄列表
書評
-
台灣作家敘述著半架空的台灣,融合了神異與科學,促成了神秘的事件。 有趣的是:這背景是「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設定的,還結合了同人作品、實境遊戲、桌遊等,甚至連出版品的作者名字都跟著融入了,意圖架構一個...繼續閱讀
-
在續集出來以前其實都沒甚麼好評論的,但行文上真的有點太囉嗦,很多東西經過兩三個人不停復述轉述,連著跳三四頁都不會影響閱讀。但是如果有出續集我還是會看完,滿喜歡小說的概念的,但應該是不會重看。
-
一氣呵成讀完本書,頭腦內的風暴短時間內看來是不能停歇了。 自前一集以來陸續鋪陳,到本書的末段一次性揭發,不覺突兀,反而順理成章地覺得「果然如此,妙哉妙哉」! 人,或者是任何有意識的個體,究竟該如何定義...繼續閱讀
-
非常好看啊!期待續集。
劃線註記
-
期望和平並非壞事,但無論是人類、神明、妖怪,只因為好戰而戰的,都是少數,真正煽動我們彼此對決的,是權力結構上的不平等。
-
動亂的原因,永遠都是不平等。擁有優勢的人,會找理由將優勢合理化,以剝削劣勢者,維持自己的優勢,但處在劣勢的人,就算一時忍著,總有一天也會爆發開來,那就是『革命』。你懂嗎?在真正的平等來臨前,是不可能和平的。但持著你這種和平論調的人,只是無視不平等存在,把衝突往後延罷了,講難聽些,那是以『和平』之名協...
-
人真是奇怪,越是相信自己的正義,就越鄙視他人的正義,有時兩者信念並無不同,卻因做法差異而彼此敵對
-
他們都想保護自己一成不變的日常,彷彿觸碰到非日常,自己的日常也會崩潰。
-
本島人和內地人就是不一樣啊!她不瞭解強行說一樣的人到底在想什麼。這也許就是她遁入科學世界的原因,因為科學絕對公正,有精準的指標,任何意識型態與價值觀都無法干涉,是完美無敵的世界。在這世界中,決定優劣的只有能力,而非本島、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