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史詩三部曲最終章,水都威尼斯華美詩篇
數百年前,威尼斯從一片泥濘的潟湖中拔地而起,成為東西方貿易的樞紐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以商業精神立國的城市國家,將掀起地中海世界一番波瀾起伏
★《星期日電訊報》年度最佳圖書
★《金融時報》隆重推薦圖書
★亞馬遜書店4.3顆星高度評價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獨立報》、《出版商週刊》爭相報導
★作者羅傑.克勞利專為台灣讀者作序
詳細書訊
西元八世紀,在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一個以潟湖為主體,擁有上百座大大小小島嶼,陸地面積僅占潟湖百分之八的城市共和國在此興起。自此至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開啟為止,威尼斯曾獨領風騷達數百年之久,這份偉業在威尼斯方言中,可稱之為「海洋帝國」(Stato da Mar)。
威尼斯的興起是個超越當代人理解能力的異數。它沒有大量的人口、沒有自然資源、沒有豐饒的物產,甚至在威尼斯人的腳下,也沒有堅實的土地,威尼斯有的只有無邊無際、喜怒無常的大海,以及一代又一代在海上犯險的威尼斯商人。商業是威尼斯的創世神話,也是它存在的理由,「如果沒有了商業,我們不知道將如何生存」,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威尼斯商人。
在羅傑.克勞利筆下,我們將看到威尼斯如何崛起,如何成為稱霸地中海的商業帝國、東西方世界文化交流的樞紐,如何憑藉狡猾的外交手段、靈活的政治操作、強悍的海軍艦隊,來回擺盪於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勢力間,縱橫地中海世界數百年。此外,威尼斯的商業(殖民)運作模式也成為後來葡萄牙、英國、荷蘭等海權國家的先驅,證明非陸權大國也可以透過海上貿易、對外殖民來稱霸全世界。
作者簡介
羅傑.克勞利Roger Crowley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其父親是海軍軍官,曾駐防於地中海各地,故作者在年輕時就跟隨父親在地中海各處度過很長的歲月,因而對地中海世界的歷史文化產生濃厚興趣。作者在劍橋完成學業後,曾赴伊斯坦堡任教,花了很多時間考察該座城市,也曾徒步遊覽土耳其西部。上述經歷使得作者擁有淵博的地中海歷史與地理知識。克勞利另著有《海洋帝國:決定伊斯蘭與基督教勢力邊界的爭霸時代》(已出版)、《一四五三: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已出版)、《征服者:葡萄牙帝國的崛起》(書名暫定,馬可孛羅出版社預計於今年出版)。
相關著作:《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海洋帝國:決定伊斯蘭與基督教勢力邊界的爭霸時代》
譯者簡介
陸大鵬
南京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精通英、德、法三種外語,熱中西方文學和歷史。
張騁
中國傳媒大學德語系畢業,精通德語、英語,現為出版社編輯。
目錄列表
劃線註記
-
威尼斯海洋帝國的功能既是維護海上貿易通暢,也是以自己的力量創造財富。這是歐洲第一次全面的殖民冒險。除了少數例外─例如達爾馬提亞人受到的待遇肯定比希臘人好一些─這個殖民系統是剝削成性、冷漠無情的。它為後繼者─特別是荷蘭和英格蘭提供一個榜樣,那就是小國也可以透過航海來稱霸全球。但它也是留給世人的一個教訓...
-
威尼斯商人都來自相同的狹小的廣場和教區,因此集體意識很強,非常團結。他們把錢存入一個共同保險基金,馬穆魯克官員對整個威尼斯社區的敲詐或財政處罰而產生的費用,將由基金成員共同承擔。就像佛羅倫斯布道者挖苦地形容的,他們「像豬一樣」聚集在一起。在當時的情況下,這是一種美德
-
。威尼斯人的策略是耐心和無盡的外交。當他們的商人被囚禁時,威尼斯人會將長期遭受折磨的領事派往開羅交涉;當貨物被盜時,他們會索取賠償;當香料中摻雜的垃圾太多時,他們會使用篩子;當局勢太過緊張時,他們會準備撤離整個社區
-
勇敢地去吧!在耶穌基督和我主聖馬可的幫助下,憑藉你們自身的力量,明天你們就會擁有這座城市,你們都會發大財!」威尼斯人的創設神話就是,他們生來就有權利去追逐報酬
-
海洋帝國是威尼斯獨一無二的創造物。如果說它沿用了拜占庭的稅收制度,那麼在其他所有方面,它的管理無不映照著威尼斯自身的形象。這個帝國代表著歐洲第一次充分發展的殖民擴張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