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的人事佈局已經開始,但到最後定盤仍然變數甚多。
對於習近平而言,這當然是萬事之中重之重。這五年執政是否有效,最終得通過十九大這一關結算;未來五年能否施展手腳,也取決於十九大的人事安排...
相關推薦
中共攻台大解密:1000個轟炸目標、14個登陸的戰場、一年兩度的時機,以及台灣人民何去何從
歷時十年研究,依據中共內部最新第一手資料寫成! 大膽揭露解放軍攻台計畫,包括具體的作戰序列、地點、武器等! 2020年起中共即將有能力攻台 你,準備好了嗎? ★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亞太)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專文導讀 ★美國防部助理部長、國務院前副國務卿與助理...
走向帝制:習近平與他的中國夢
銅鑼灣風波,港版「被夭折」── 全球唯一台灣繁體中文版,突圍面世! 集權、反腐、鎮壓、爭霸 對內維穩、對外擴張的「習近平主義」 將帶來中國的崛起,還是全世界的危機? 台灣與香港又該如何因應? 「不是中興之主,乃是亡國之君」 身為對習近平及其政權最為精準和銳利...
土地正義:從土地改革到土地徵收,一段被掩蓋、一再上演的歷史
土地究竟是什麼?是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所,心之所向、家之所在?還是政治家與財團眼中的龐大利益?被剝奪與被損害的土地所有人,何時才能得到補償與正義?土地正義如何能達成?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這段歷史之中,不能不關心,因為「看不見」的掠奪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也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 所以,當我們談論臺灣的土...
大國小民——十個故事裡的中國
沉冤二十一年終昭雪的聶樹斌案/被抓捕的維權律師和他們的家屬/獨立紀錄片導演艾曉明/烏魯木齊返鄉記/離職創業的調查記者/三個失散多年的深圳主義者/想要贖回自由的國防生/被「愛國青年」砸穿顱骨的日系車主/垃圾王國的底層拾荒者…… 十個故事裡,套著千千萬萬個故事;從另一個角度,看今天的中國。
白色的力量3:柯P模式:柯文哲的SOP跟你想的不一樣
「考慮公眾利益的人,才會信仰SOP!」 選後,唯一柯文哲著作! 一個政治素人,如何逆勢翻轉台北市長選情? 前進市府,如何實現改變台北的承諾? 唯有獨特的「柯式SOP」,讓他打贏選戰、前進市府,改變台灣!
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
※提醒:紙本書為3卷一套,電子書為全本不分卷。 一九八七年解嚴後,臺灣第一份轉型正義階段報告。 米蘭.昆德拉:「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每一個社會終須總結過去的經驗和創傷,將歷史翻至新的一頁。面對官方的付諸闕如,這是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試圖提出的反省報告。
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
上千年的文明衝突、百年來的殖民創痛 民族復興的渴望、天然資源的爭奪 《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先從東南亞各國歷史背景的鋪陳開始,接著闡述國際法、油氣利益、民族主義在南海爭議中的角色,再次分析外交、軍事與最終的解決之道。內容廣博,涵蓋南海問題的全部面貌。作者比爾•海...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1:「一個人值多少錢,誰是現代奴隸?」: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
權利是給知道的人, 若不知道它是什麼,又如何參與討論,為自己和他人發聲? 本書帶給你更犀利的思考能力,和更能參與社會表達自我的發言能力, 以面對當代複雜多端的公民社會
劉曉波-沒有敵人沒有仇恨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為劉曉波逝世百日祭出版的紀念特刊,闡述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生平,及介紹劉曉波的重要文獻,包括《零八憲章》、《我沒有敵人——我的最後陳述》等。
人與社會的建構:全球化議題的十六堂課
全球化是否降低國家主體性?全球化是否會加重貧富差距?全球化是否會加劇文化衝突?全球化與在地化如何取得平衡?全球化是什麼?它如何影響我們?本書從16堂課完整介紹全球化的理論與發展脈絡,透過經濟、政治、文化、環境四大面向,讓您輕鬆掌握全球化的特色。
認識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從古到今的紛爭
完整認識中東紛爭與以巴衝突必讀 「我們抗爭了六十多年,一無所得。為了建立自己的國家,兩邊都浪費了那麼多時間。為什麼不把時間留給和平?」由以巴兩方時代見證人發聲,陳述親身遭遇、家園殘破的痛、同一塊土地上的不同命運,也讓我們瞭解到,對立雙方都不能宣稱他們有唯一的事實真相。 附地圖、照片、年表、多媒體...
共產黨宣言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是該組織的目的和程序,旨意在於鼓勵無產者聯合起來,推翻資本主義,建立無產階級社會。1848年2月以單行本形式發表後,成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典政治文獻,影響甚鉅,改變了整個世界,是《聖經》之外閱讀率最高的文獻。
總統川普:讓美國再度偉大的重整之路,將帶領世界走向何處?
川普將帶領美國與世界走向何方? 這次,由川普本人說清楚! 移民問題|外交政策 軍事|教育 能源|醫療 經濟|基礎建設 媒體|稅制 ★ 川普唯一親筆撰寫 !最完整的治國藍圖
習李之爭:30年來最嚴重的府院惡鬥
不具名“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上對當前一些經濟政策的連番開“炮”,讓有的學者發出“堪稱是新時代的炮打司令部”的感慨,直接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之間自十八大以來積壓了多年的怨恨和矛盾揭開了蓋子。
詳細書訊
中共十九大的人事佈局已經開始,但到最後定盤仍然變數甚多。
對於習近平而言,這當然是萬事之中重之重。這五年執政是否有效,最終得通過十九大這一關結算;未來五年能否施展手腳,也取決於十九大的人事安排。
清算薄熙來、周永康、令計劃、徐才厚和郭伯雄勢力之後,習近平仍然發現,十九大人事安排至少有三大障礙:
一是,從福建、浙江調上來的人馬,級別低、人數少(相對整個官場而言)、資歷淺,不足以悉數佔據各個要津,而且也有被提拔者欠缺管理經驗;
二是,共青團作為一個接班群體,難以一下子以貪腐、不作為等名義全部清除,不得不考慮使用其中的象徵人物;
三是,現在黨政軍各大系統中,掌握實權的人物、多是退休元老所安排的,根本不可能在幾年之內加以清除,也就是說,元老仍具有干政的能力。
習近平怎麼辦呢?
目錄列表
- 習近平難圓“一個領袖”中國夢(代序)
- 軍委人事變動里程碑時刻
- 權力對習近平的雙重意義
- 一個領袖的中國夢難圓
- 習近平拋棄“高位截癱”的共青團
- 習近平痛批“高位截癱”
- “三性”悖論
- “信仰”遇到“任大炮”
- “共青團派”三次被關注
- 共青團與“第三梯隊”
- 共青團跌落的禍根
- 習更要“克強”
- 對李源潮清君側掃光黨羽
- “控制使用”“逐步淘汰”
- 胡錦濤“託孤”
- 廢儲立儲?習總傷神
- 一個都難,何况至少兩個
- 共青團捧小混混自砸牌子
- 以“文明”名義動粗
- 掛“愛國”招牌約架
- 假冒偽劣的“品牌”
- 共青團真會被解散嗎?
- 一個喜訊和一個兇訊
- 十九大後團派將煙消雲散
- 將團派徹底打倒
- 團派已成票房毒藥
- 李克強以替罪羊身分留任總理
- 李克強被“邊緣化”
- “克強指數”遭批評
- 中國媒體關注李克強
- 李克強的“無奈”
- 劉鶴勢頭壓過李克強
- 上海是中南海高官搖籃
- 鄧小平選擇“偉大的朱鎔基”
- 九年苦熬的獎賞
- 輔佐過習近平成最大優勢
- 上海灘不倒翁
- 難以匹敵的治理經驗
- 習近平要用上海幫
- 李克強下台新信號
- 《人民日報》公開批李克強
- 汪洋仕途越來越暗淡
- 汪洋的“木秀之災”
- 王滬寧仕途發生變化
- 王滬寧遭遇難題
- 韓正猶豫進北京
- 習近平叧謀反制元老串聯
- 五中全會人事無懸念
- 中央候補委員更值得重視
- “黑馬”傳言和事實
- 范長龍與許其亮
- 是“會”不是“議”
- 四個直轄市人事都會動
- 張春賢“裡外不是人”
- 習近平如何立儲?
- “換驢不落馬”的中委
- 中組部是重災區
- 李雲峰被查 危及李源潮
- 李克強辭不了職
- 習總攬權回應元老干政
- 五中全會檢驗習近平的權力大小
- 常規性替補和非常規性調整
- 全會不會討論李克強換崗
- 劉源太投機,或被提升半級
- 利用軍隊改革安插心腹
- 政治局誰上誰下?不會一股腦解決
- 以某種特殊手段重用自己人馬
- 胡春華孫政才有多大戲
- 常委人數可能變,最好是撤銷常委
- 李源潮汪洋仕途看跌
- 趙樂際當常委的可能性
- 五中全會不是人事變動最佳時機
- 李克強權力被削弱
- 習近平需要在十九大前改組現常委
- 兩項規則
- 最可能被拔除的人
- 劉源執意重蹈父親劉少奇的覆轍
- “遵朋友之命”
- “此地無銀三百兩”
- 劉少奇之左不亞於毛澤東
- 新民主主義:毛劉分歧原點
- 睡在毛身邊的赫魯曉夫
- “芝麻醬”到“黑崽子”
- “太子黨”世襲起步
- 雖非提名人,當選副省長
- “冀魯豫老人”相助
- 跟著“楊爸爸”
- 轉到武警,福兮禍兮
- 與薄熙來越走越近
- “認賊作父”
- 毛、劉會樂見後人和好?
- 向習納下“投名狀”
- 當總後部長希望破滅
- 敵友會變幻,利益才永恒
- 用谷俊山祭旗立威
- 上還是不上,是個問題
- 黃坤明掌中宣部沒有懸念?
- 掌中宣部沒有懸念
- “中央另有任用”
- 對付劉雲山,習雙管齊下
- 懷著感情做宣傳
- 妻子是菸草專賣局長
- 升任常務副部長
- 任志強兩頭通吃的“中間道路”
- 兩頭通吃的“中間道路”
- 發財是共產題中之義?
- 如今卻墮落如此
- 共青團成為一具政治殭屍
- 官民雙方大論戰
- 罕見的公開論戰
- 胡錫進自拍視頻助陣
- 某位“領導”的關注
- 政權面臨極大危機
- 任批習掀起“文革”風
- “火氣”越來越大
- 任志強的“總角之交”
- 後 記
- 版 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