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獨家一刀未剪中文版
最具權威性毛澤東傳記!
披露首次解密的蘇聯檔案,撥開神化與醜化的迷霧
再現毛澤東作為革命者的激情與權謀,
作為獨裁者的殘暴與盲目,
以及身為丈夫與父親的複雜人性,
從青年重視農民運動的革命者,到老年將全中國捲入鬥爭的掌權者。
閱讀最前線推薦
詳細書訊
※ 本書特色:
* 透過蘇聯解密檔案,獨家解讀毛澤東與史達林、赫魯雪夫的往來交惡秘辛,描繪蘇聯扶植、操控、牽制中共的錯綜關係,了解毛澤東於蘇聯羽翼下之危局和機運。
* 唯一跳脫中共官方神話與個人經驗之侷限,以最新史料揭露毛澤東多樣面貌真相的權威傳記。更以過去未見的機密檔案解開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背後的真相。
* 描繪這位自詡詩人的專制者如何從年輕時對革命的理想與堅持,轉變為晚年對權力的執著與狂熱。分析毛澤東嚴密矯飾、「喪事當做喜事辦」的宣傳手法,揭露毛澤東以「創造階級敵人」邁向成功之冷酷哲學和陰狠果決的鬥爭手段。
由亞歷山大‧潘佐夫(Alexander V. Pantsov)、梁思文(Steven I. Levine)兩位教授所撰寫的《毛澤東:真實的故事》,首次揭露「俄羅斯社會暨政治史國家檔案」中龐大豐富的中國共產黨機密文件,包括中共駐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卷宗文件、中共中央委員會的帳冊及財務收據、共產國際和布爾什維克黨的指令、列寧、史達林、托洛茨基和其他布爾什維克領導人的文件、中共及國民黨派駐共產國際代表的秘密報告,還有許多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王明等中共高階黨員的相關資料。
潘佐夫與梁思文利用共產國際所保存的毛澤東私人信件、他和史達林、赫魯雪夫的會談速記記錄、蘇聯醫生彙整的毛澤東病歷、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和共產國際特務的秘密報告、毛澤東妻兒子女的個人資料,包括早先大家都不知道的第九個小孩於莫斯科出生的出生證明等珍貴史料,以全新視角重新解讀毛澤東的一生。
《毛澤東:真實的故事》內容豐厚紮實,全書共分36章,呈現毛澤東的多樣性面貌——他是革命家、也是暴君;是詩人、也是專制者;是哲學家、也是政客;既為人夫、卻又四處留情。毛澤東盡全力繁榮國家、鞏固國際地位,卻又自陷於政治和意識型態的死巷,並沉浸在個人崇拜中。作者潘佐夫與梁思文將毛澤東從聖人及惡魔的刻板印像中解放出來,還原為歷史上一個有血有肉、複雜多變的人物,重新評價他的政治功過和私人生活。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潘佐夫(Alexander V. Pantsov)
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首都大學(Capital University)歷史學教授、瑪麗‧凱薩琳‧吉賀德人文學講座(Mary Catherine Gerhold Chair in the Humanities)教授。潘佐夫生於莫斯科,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研究中心(Moscow State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獲俄羅斯科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頒授博士學位。出版多項著作,包括《布爾什維克與中國革命,1919-1927》(The Bolsheviks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9-1927)。
梁思文(Steven I. Levine)
美國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莫林‧曼斯菲爾德及邁克‧曼斯菲爾德中心高級研究員,哈佛大學博士。梁司文專攻現代中國政治及外交政策、美國—東亞關係,曾出版多本著作,其中包括與韓德(Micheal H.Hunt)合著的《弧形帝國:美國在亞洲的戰爭,從菲律賓到越南》(Arc of Empire: America's Wars in Asia from the Philippines to Vietnam)。
媒體推薦
※ 全球媒體一致讚譽:
潘佐夫及梁思文已開啟或許可稱為最後的檔案寶庫,並以此描繪中國的革命巨人。他們以清晰的敘事及令人眩目的軼事,呈現出一個更完整的毛澤東、更多他身為人而具有的多重面貌,同時也展現出他如何熱切地與史達林合作。
──Patrick Tyler,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
這本書是根據蘇聯的檔案及最近在中國與西方解密的文獻,從全新的視角展現中國領導人的生活與政治生涯……潘佐夫及梁思文成功地將毛澤東複雜人格的形像以平衡報導的方式呈現,並且展露出毛澤東信仰與行為間的矛盾。
──Thomas P. Bernstein,《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終於出現一本展現毛澤東完整個人及政治面貌的著作─精力充沛的、理想化的、被蒙蔽的,以及最終邪惡的。作者大量使用中文文獻資料,對毛澤東的家庭、同儕、敵人,以及毛澤東面對這些人時遇到的困境及他的應對之道有了更深入的見解。新發現的蘇聯檔案也增加對毛澤東與史達林關係的認識。
──Andrew J. Nathan,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
一本新而重要的歷史書籍……作者最重要的貢獻或許在於他們對毛澤東的史達林主義的見解,以及認知到毛澤東各種運動中對蘇聯在經濟上及意識型態上的仰賴。
──John Pomfret,《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潘佐夫及梁思文生動地撰寫了一本具權威性的傳記。他們深入之前無法接觸的蘇維埃檔案,永久地淘汰毛澤東的革命與蘇聯無關的政治神話。
──Alice Miller,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
一本全面性、可信度高的新研究,挑戰對毛澤東與史達林、蘇聯關係的現有認知……偉大的舵手顯得更有血有肉,他仍舊是複雜難解的。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具權威性的(傳記)。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可信的……富含細節,這本書為未來毛澤東的傳記立下一個高標準的典範。
──Booklist
全面的、有見識的、完整的……(一本)重要研究
──Roderick MacFarquhar,《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這本書)對我們對這位偉大的舵手之認識提供了重大且令人毛髮直豎的貢獻
──Jim Landers,《達拉斯新聞》(Dallas News)
目錄列表
劃線註記
-
陳獨秀和李大釗不同,他還未支持布爾什維克主義或馬克思主義。他在答覆《新青年》讀者提問時表示,在中國討論社會主義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工業在中國根本不發達。30他依然鼓吹個人自由、民主和人道主義。 陳獨秀的意識型態立場對毛澤東很有影響。這位圖書館助理員尊敬李大釗,但是他絕對的相信陳教授,因此...
-
由於黃河鬧水災,他們在河南省許昌耽擱了兩天。毛澤東其實還挺高興的。許昌是三國時期魏國的首都,而魏國是他喜愛的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曹丕所建的王國。49在毛澤東建議下,大夥兒決定好好一遊古城。他們獲悉古時候的魏都其實在城牆之外。我們可以想像毛澤東會有多麼興奮。他正要出發征服世界,而今竟有機會參觀從前...
-
暴力帶來暴力。毛澤東、張國燾及其他許多未來的共產黨革命派的性格,就在這種氣氛之下,習於人命不值錢、猶如草芥,老百姓夜以繼日努力勞動才勉強溫飽、冀望能夠脫貧之中鍛造。毛澤東自己也承認,農民造反在他童年留下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影響了他一生。
-
人類需要愛的力量
-
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