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路、數位環境融入企業日常的經營,由產品或服務規劃至行銷,乃至於一般常見的著作權侵害糾紛,因涉及刑事責任,著作權議題尤為企業所重視。因此,本書以大學法律系的畢業生「小亮」進入度告公司擔任法務人員為背景,設計一系列的案例情境,讓讀者透過5到10分鐘的閱讀,能夠瞭解一個個著作權的議題,並知以新聞事件的分析,示範如何從新聞報導去洞悉背後所涉著作權法意涵,希望用另一種不同於傳統教科書的方式,陪伴讀者進入著作權的領域。
閱讀最前線推薦
詳細書訊
許多投入律師或企業法務領域執業的學弟妹或網友,常常請筆者推薦書籍:乃些書能更快進入智慧財產權領域?那些書比較可以因應企業法務的工作需求?
這些問題並不容易回答。並非坊間既有的教科書不符合入門者的需求,而是多半以法條做為教學、著述的基礎,既使讀者很有耐心逐頁翻完,但總是讓人感到缺乏「活學活用」的學習樂趣,這也促成了筆者嘗試撰擬「企業法務」系列的書籍。
本書以大學法律系的畢業生「小亮」進入度告公司擔任法務人員為背景,設計一系列的案例情境,讓讀者透過5到10分鐘的閱讀,能夠瞭解一個個著作權的議題,並知以新聞事件的分析,示範如何從新聞報導去洞悉背後所涉著作權法意涵,希望用另一種不同於傳統教科書的方式,陪伴讀者進入著作權的領域。
目錄列表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
在特定的條件下,無須取得授權仍得利用他人著作。例如:第51條有關個人或家庭非營利目的的重製、第53條有關供障礙者個人非營利使用、第55條有關非營利目的的公開利用、第65條第2項有關合理使用的判斷基準,第1款利用之目的及性質,會考量是商業目的或是非營利教育目的
-
網友在各網路平台所上傳的內容(一般稱為UGC),網路平台業者通常會在使用條款中約定網友須授權該平台業者就該平台營運或推廣目的為利用,但並不包括授權他人在平台外為利用,更不用說是作為各種商業目的利用。
-
由前述有關法條的說明可以了解,當公司遇到經理人或受雇人涉入侵害著作權的案件時,若是與公司的業務有關,則不能置之事外,否則,可能因為經理人或受雇人未能妥適解決爭議,反而將公司牽扯進民、刑事的訟爭之中。公司法務人員在了解相關爭議之後,適時的介入協助,無論對於涉案的行為人或是公司而言,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
公司是否需要為員工的侵權行為負責,可以由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二方面來看。刑事責任的部分,刑罰的規範以處罰行為人為主,例外在有特別規定時,亦可一併處罰法人。著作權法第101條第1項規定,「法人之代表人、法人或自然人之代理人、受雇人或其他從業人員,因執行業務,犯第九十一條至第九十三條、第九十五條至第九十六...
-
在確認有使用特定的音樂著作及錄音著作之後,即應該依據與委外拍攝廣告影片的廠商確認,其所使用的音樂或錄音著作是否有取得合法授權,而相關的證明書或合約上的記載為何?是向誰取得授權?逐層清查,才能夠把是否涉及侵權的事實釐清。當然,這些追查需要一些時間,所以,若沒有辦法很快釐清時,我們可能會考慮直接電話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