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的煩惱》寫於一七七四年,是這個時期中最有名的代表作,德國文學因為這部作品而登上了世界文學的舞台,它同時也帶動了英法浪漫主義的興起。內容以日記的方式寫成,描寫一個才氣出眾的少年維特,他不隨俗、不妥協,因而在他週遭的庸俗環境中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地方。他洞悉著生命和自然的本質,認定人只有在情感中才能抒發他最鮮明的生命力。當他發現了夏綠蒂那樣質樸、深情的女孩時,他情不自禁地湧現出如歌似夢的熱烈情懷,夏綠蒂幾乎是他意志世界的完美影像。整本書裡生趣盎然的大自然與那種戕害天性的庸碌呈現明顯的對比。這部小說具有無比的美與力,更具有將熱情轉化為現實行動的能耐。
詳細書訊
《少年維特的煩惱》(德語: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是第一部讓歌德在德國幾乎一夜成名的小說。本書於1774年秋天在萊比錫書籍展覽會上面世,並在那裡成了暢銷書。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時代人閱讀得最多的一本。由此而來的成功給歌德的一生帶來了名譽和財富。《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初版屬於狂飆突進運動的風格,而修訂版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時期的代表作品。小說中的主人公——他的行為僅僅取決於他的感覺——是感傷主義的代表性人物。
作者簡介
歌德(1749-1832),出生於法蘭克福,作為詩人、自然科學家、文藝理論家和政治人物,歌德是德國威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偉大人物。
目錄列表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
世上最真誠的快樂莫過於接觸一個偉大的心靈。
-
亞伯特說:「你總得承認,有些行為不論動機如何,本身都是邪惡的。
-
我大叫說:「為什麼你們這些人談到任何問題都愛說『這個愚蠢,那個聰明,這個好,那個壞』!這些話有什麼意義呢?你可曾找出一個行為的內在情境?你能確實斷定它發生的原因,註定要發生的理由嗎?你如果這樣做,就不會輕易下斷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