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紅字》文豪霍桑著名的短篇小說。霍桑一生共寫下一百多篇短篇小說,將多數作品分別收入《重講一遍的故事》(Twice-Told Tales,1837,1851)、《古宅青苔》(Mosses from an Old Manse,1846,1854)、《雪影》(The Snow-Image, and Other Twice-Told Tales,1852)。本書收錄其作品共十四篇。
詳細書訊
Happiness is a butterfly, which, when pursued, is always just beyond your grasp, but which, if you will sit down quietly, may alight upon you.──Nathaniel Hawthorne
故事裡瀰漫著一縷縷刻骨銘心的戲劇性,是細膩如詩的羅曼史──
黑暗的詛咒,朦朧地盤旋在字裡行間,透過陰暗的力量,探求「靈性」的本質,
訴說罪惡的挽歌詩人,「用驕傲把自己包裹起來,就像穿著一襲華麗的繡花斗篷」,
將人性的善惡、苦難,激蕩於迷失的幻影、幢幢巫術魅影中。
於是,心靈住進了魔鬼把守的洞穴裡,另一個孤獨的靈魂遞出一把鑰匙,
揭露人性邪惡的真相、內心世界的幽暗風景,
然而,一旦心靈純淨,飄蕩在人世間的許多罪孽都會消失無蹤……
作者簡介
納旦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美國浪漫主義小說家。
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薩勒姆鎮(Salem, Massachusetts),當地曾於1692年發生薩勒姆女巫審判案,而霍桑的祖先是這場驅巫案的三名法官之一。據說為了驅除受害者對霍桑姓氏降下的詛咒,霍桑在二十三歲時(1827年),在家族姓氏的拼寫中增添了一個字母-W。
霍桑來自新英格蘭地區沒落的貴族世家,世代皆為虔誠的清教徒。他的父親是一名船長,1808年死於黃熱病,他的母親帶著霍桑手足三人投奔娘家。九歲時,霍桑因意外而跛足,度過了兩年拄杖養傷的歲月。
1821年,進入大學(Bowdoin College)念書。1825年,回到薩勒姆鎮,開始長達十二年的隱居生活,蟄居於自稱為「貓頭鷹巢穴」的房間裡,嗜讀薩勒姆鎮的古老巫術時代的歷史。1828年,匿名出版小說《范蕭》(Fanshawe),將未出售的小說付之一炬,轉而潛心創作短篇小說。1839年至1841年,擔任波士頓海關督察的職務。1841年,用存款取得超驗主義者的布魯克農場會員身分。1842年,與索菲亞.皮博迪(Sophia Peabody)結褵,居住於「古屋」(The Old Manse)。1852年,移居康科德的「The Wayside」,與鄰居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等人結交,期間不斷創作短篇小說。1850年,出版《紅字》(The Scarlet Letter),從此聲名大噪。之後又出版了長篇小說《七個尖角閣的房子》(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1851)、《福谷傳奇》(The Blithedale Romance,1852)、《玉石雕像》(The Marble Faun,1860),童話《奇妙故事》(A Wonder-Book for Boys and Girls,1852)、《纏繞樹林的故事》(Tanglewood Tales,1853),傳記《富蘭克林.皮爾斯傳》(The Life of Franklin Pierce,1852)。
他一生共寫下一百多篇短篇小說,將多數作品分別收入《重講一遍的故事》(Twice-Told Tales,1837,1851)、《古宅青苔》(Mosses from an Old Manse,1846,1854)、《雪影》(The Snow-Image, and Other Twice-Told Tales,1852)。1864年5月,旅途中於睡夢中逝世。五天後安葬於康考德的睡谷墓園(Sleepy Hollow Cemetery),墓碑是一塊簡樸的石頭,僅刻著他的姓氏:Hawthorne。
譯者簡介
賈士蘅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考古人類學系碩士、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及藝術史系博士班肄業、威斯康辛大學中文系博士班肄業。現從事自由翻譯。譯作有:《愛倫的故事》、《逃亡》。
媒體推薦
這些故事的風格純粹、力量豐沛,超絕的想像力使每一頁顯得熠熠生輝;霍桑先生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天才。──愛倫.坡(Edgar Allan Poe)
關於霍桑先生的短篇小說,我要著重說一點:它們屬於藝術的最高境界。──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美國作家及詩人。
光是用批評家的鉛線是量不出他的深淺的。檢驗這樣一位作家,僅僅用腦是不夠的,還必須運用你的心靈。單單靠觀摩考察,你不能了解何為偉大,除了運用直覺之外,你從他那兒看不出什麼東西;你無須釘鐺敲它,只須用手觸碰一下,就知道它是真金了。──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白鯨記》作者。
他的作品將世代相傳……他的名字將流芳百世。──亨利.詹姆士(Henry James),美國心理分析小說家。
一件古怪且發人深思的小事,內容形式赤裸貧乏,一旦經過霍桑之手,就會變成一篇動人的故事。 ──牛頓.歐文(Newton Irving),史密斯學院文學教授,1964年《霍桑小說選》序文作者。
目錄列表
劃線註記
-
所有全心全意去完成崇高使命的人,通常會有這種焦慮。他們將生命視為前往成功之路所必備的一項條件;因為,倘若純粹是熱愛生命本身,就不會害怕失去它,而一旦為了達成某種目標而渴望生命,就會明白生命是何其脆弱。
-
鎮民從這些奇怪的現象中,囊括出一種解釋:歐文‧華藍發瘋了!對於那些心思狹隘、腦筋遲鈍的人來說,這種解釋多麼靈驗──多麼稱心如意──對於超越世俗常規以外的現象,這種解釋真是何等有效!從聖保羅[3]時代一直到這位可憐的小小的「美」之藝術家,世人都是拿這個法寶去解釋所有聰穎出色者的表現,以及他們言行中的奧...
-
你們無法找到比墳墓更好的幸福基礎!
-
每當這個人出現,他站立的地點便像是座墳墓。
-
這位心靈高尚的年輕人,夢想在塵世間締造不朽的人生!卻無人知曉他的姓名與品格。他的生平事跡、行過的道路,及他的種種抱負,將是一個永遠解不開的謎。連他的生與死都同樣是個疑問!那麼,在死亡那一刻的痛苦又到底屬於誰呢?